第二枚实战的原子弹胖子内部的核心为一枚钚239圆球,通过外部爆炸对内压缩,反应时间提高到了33纳秒,只有6.4公斤钚239的核心在爆轰波的持续压缩下释放出了2.1万吨TNT当量的能量。
其实我们算一下也可以知道,这次爆炸中有不到2千克的钚参与了核爆炸链式反应,利用率提高到了接近30%
这时候会有人问既然内爆式原子弹可以有效的提高利用率,增加内爆式核武器的核心大小是不是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原子弹的当量呢?
答案是一定程度上可以,但有天花板。你可以增加核弹核心的质量,但核弹还有临界质量和临界半径的限制,同时,能够作用于核心球体表面的爆轰波能量也是有上限的。不会超过炸药本身的能量天花板。这样一来加厚的球体就很难被充分压缩。这时候即便是增加核心质量也是一种可耻的浪费行为了。
但事情总得去实验,美国在1952年的常青藤行动中就摸到了原子弹当量的天花板。他们制造了一枚叫做国王(king)的原子弹。
|